尊敬的老師,親愛的同學們:
大家上午好!我是來自高二(17)班的王君伊。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:保護環(huán)境,親近自然。
夜月一簾幽夢,春風十里柔情。又是一年春暖花開,我們的校園處處洋溢著春的氣息。當我們沐浴著春日暖陽,徜徉在花香鳥語里,沉浸在春天之神句芒的無邊福澤中時,你可還記得剛剛過去的這個冬天霧霾鎖城的壓抑?是的,春天是絢麗的,輕快的。但環(huán)境危機就如同達摩克里斯之劍,懸在你我心中,如影隨形。
梁從誡先生曾說,你別的都可以沒有,你可以不開汽車,你可以不坐火車,不坐飛機,你可以不燒暖氣,但是你不能不吃飯,你不能不喝水,那么飯從哪里來呢?就是從我們的耕地上來,就靠我們的土地,還有我們的草原,還有保護著耕地的森林。我國的環(huán)境現(xiàn)狀已不容樂觀,世界上的沙漠以每年600萬公頃的速度侵蝕土地,而我國每天就有500公頃的土地被沙漠吞噬。全世界每年有1200萬公頃森林消失,而我國年均消失自然林40萬公頃,全國600多座城市中缺水的就有300個。這一個個觸目驚心的數(shù)字舞步提醒著我們:人類生存所依賴的生存底座正在喪失。人類是萬物之靈,主宰著世界。但是“物極必反”的法則同樣適用于人類。你可能會說:我們只是普通人,我們做不了什么。但是一棵參天古樹,如果沒人伐倒它,它就不會被做成家具;一只珍稀野生動物,如果沒有人捕殺它,它就不會被投進湯鍋;一片平靜的湖水,如果沒有讓推土機隆隆碾過,它就依然圣潔安詳。電影《流浪地球》也告訴我們:千千萬萬個普通人聯(lián)合在一起,同樣可以拯救世界。
你是否會隨手拾起腳邊的紙片,你是否用完水后去檢查是否擰緊水龍頭。莫以事小而不為,每人每天少用一雙一次性筷子,就可以挽救13000棵20年大樹。保護環(huán)境,不應(yīng)該只是一句口號,我們每個人都要建立主人翁意識,把保護環(huán)境落到實處。作為學生,我們上學可以乘公共汽車,騎自行車乃至步行,這不僅鍛煉了身體,又低碳環(huán)保。我們在食堂就餐時,盡量做到頓頓光盤,不浪費糧食。喝完了的飲料瓶,吃完后的零食袋,丟在周邊的垃圾箱里。我并不期待同學們都具有變廢為寶的能力,但是我們至少要讓“廢”回家。
誠然,科技改變未來。隨著科技的進步,我們或許可以期望在茫茫太空找到地球的孿生兄弟,甚至在未來的某一天移居太空,正如《流浪地球》所講述的那樣。但是在展望未來時,請把當下也計算在內(nèi)。英國著名學者湯因比曾提出過“與災(zāi)難賽跑的教育”,即要趕在災(zāi)難尚未毀滅人類之前,把能夠應(yīng)對這種災(zāi)難的一代新人給培養(yǎng)出來。天下興亡,我的責任。既然我們共同生活的地方只有一個地球,何不萬眾一心,共同創(chuàng)造更美好的生活環(huán)境。
接下來,高一的學弟學妹們將集體憑吊先烈,高二的同學們也即將迎來80華里遠足。當我們走出校園,感受春天時。請帶上一個垃圾袋,避開路邊草叢,向市民展示四中學子文明儒雅的風貌,也為保護環(huán)境,建設(shè)美好家園獻上自己的一份力量!
高二(17)班王君伊同學在國旗下講話